>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的高度重视,给审计监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最近,笔者就围绕如何推进审计整改与提高审计质量,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长兴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狠抓审计整改工作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责任。审计的目的不仅要发现和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促进问题的整改。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要划定‘不折不扣’整改‘时间表’,明确从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入手,以改革克服屡审屡犯的 ‘牛皮癣’。”审计工作要取得这种成效,不仅要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方面下功夫,更要在审计整改工作方面下功夫。加强审计整改,是严格审计执法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审计严肃性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指出了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但是对审计整改缺乏监督,造成审计整改不了了之,审计质量和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还将产生不良效果,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长兴县审计局始终认识到审计整改不仅是被审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事情,也是审计机关本身的事情,督促被审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审计决定,采纳审计意见、建议,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各级部门重视,推进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对审计整改工作,县长杨中校提出了实名通报、跟踪督查的要求。县政府2016年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同时建立起县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督查联动制度和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县审计局建立整改问题挂销号制度,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跟踪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主动研究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切实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审计的整改。
(三)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了审计整改工作的机制。为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兴县审计局在审计整改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完善制度,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审计整改督查问责机制。2017年,县审计局出台《审计项目整改督查问责实施方案》,明确被审计单位“一把手”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使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具体化,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部门、单位进行责任追究,落实整改责任,并绘制审计项目整改督查流程图直观的展示审计整改流程和责任追究。二是建立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制。按照“谁审计,谁督促整改”的原则,靠实工作责任,并把审计整改落实工作纳入审计机关干部年度工作考评和审计项目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审计整改制度建立和落实,增强了被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的责任意识,为审计整改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三是健全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计整改报告制度。长兴县审计局每年向人大财经委员会报告审计工作和审计整改工作情况。2017年,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2016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了审计整改落到实处。为了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落实,县审计局始终坚持“边审计、边整改”的原则和审计整改回访制度、定期督察制度,对被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一些简单的、易于改正的问题,在审计过程及时督促整改。同时安排有关科室和审计组人员及时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了解掌握具体整改落实情况,对未整改的问题,查明原因,及时督促落实。局整改督查科对已完成的审计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整改资料,并对上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建议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撰写相关的专题综合报告报县政府。
二、推进审计整改与提高审计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通过全省审计质量建设和整改落实年的活动,审计整改工作不断受到重视,但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整改工作仍是整个审计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精。 从近年来市局对我县审计质量执法检查情况发现,县审计局一些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思路不清晰,制定的审计方案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胡子眉毛一把抓,审计内容不深不透,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不了,揭示的问题深度不够,审计建议就事论事。审计报告质量不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也引不起足够重视。这势必造成审计项目质量水平的下降,同时对被审计单位整改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规避审计风险意识不够强。由于县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多、人员少、任务重,有时为完成审计任务,忽视了有关审计质量的要求。审计资质、审计程序和审计文书等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些粗放的现象。一些审计报告,问题定性和处理的法律依据引用不准,报表的勾稽关系不清楚,概念模糊,数字出错,低层次、低水平问题还都不同程度存在。同时提出的一些不具有可操作性审计建议也难以被采纳。
(三)审计现场规范化管理不够好。从审计规范性的角度看,目前我们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制度执行不够全面,审计现场实施时间把握不准,应当审清楚的问题还不能做到审深、审透;从审计业务的决策、执行、控制与监督等环节上看,审计决策管理还不够科学,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审计权能过分集中,廉洁从审缺乏防范机制,审计风险不断加大。审计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被审计单位重审计轻整改现象仍然存在。从近年来的审计整改情况看,少数被审计单位仍然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故意拖延、蒙混过关等错误认识或者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对那些难以整改或整改有难度的问题,没有采取方案措施及制定目标进行跟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整改的执行力。近期,对于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整改的行为浙江省政府已出台《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予以规范。我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近期将出台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
三、推进审计整改与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对其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整改来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推进审计整改落实,是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一)严格执行审计整改网上挂销号制度。加强对省市县审计整改相关文件的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要点,对审计发现的需要整改问题全部进入审计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挂销号,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动态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二)坚持“边审计、边整改”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工作,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一些简单的、易于改正的问题,在审计过程及时督促整改。
(三)注重处理好有关法律事务。对审计中可能出现的行政复议、诉讼等问题,事先有预案、有对策。按照《浙江省审计条例》精神调整审计工作思路,积极采取跟踪督促的方式,主动帮助被审计单位实施整改,切实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四)强化与县纪委(监委)的协作配合,将审计报告送达给被审计单位的同时,抄送给县纪委在被审计单位的派驻纪检组,由派驻纪检组帮忙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
作者:浙江长兴县审计局 陈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