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境外国企欠审计凸显隐患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3日|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导读】首先就应强化审计监督,确保央企的每一分钱都置于有力的监督之下。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近日透露,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3万亿元,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审计。

  国企的每一分钱都应接受监督。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海外资产最大的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规模3.8万亿元,海外收入达4万亿元,员工总人数达44.8万。47家央企海外资产总量占到全国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的85%,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绝对主力。

  但走出去的央企到底怎样,却鲜为人知。作为国有企业的法定所有人,民众只能从不时见诸报端的新闻中一窥究竟——中信集团2010年年底的海外资产为3626亿元,海外收入1125亿元,但到2012年年底,中信集团的海外资产已经下降至2978亿,当年海外收入更是骤降至602.7亿;中冶集团2010年年底海外资产达到308亿元,当年海外收入187亿元,到2012年年底,其海外资产扩大到365亿,但当年海外收入下降到92亿,下滑了一半……近年来,类似报道不胜枚举,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官员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十年,从资产规模上看,收获不少,但失败教训多于成功经验。尤其在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几乎成为失败收购的重灾区。”

  任何投资或经营行为都有风险,央企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与私营企业不同的是,同样是投资失败,央企既无破产倒闭的风险,其掌门人也没有黯然下课的压力,这就意味着难以真正从中吸取教训。

  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某些央企内部的长官意志、拍脑袋决策从一开始就为失败埋下了伏笔。2012年发布实施的《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情节严重,致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时至今日,试问有多少央企负责人因使企业遭受损失而承担责任?

  只是央企海外资产“基本上没有进行审计”,没有审计如何判断企业是否“遭受重大损失”,怎么“追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央企的劳动成果不是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而是整个企业的效益,加强管理不仅是维护央企自身发展,更是为了保障全民资产的安全。走出“海外投资不赚钱”的窘境,首先就应强化审计监督,只有确保央企的每一分钱都置于有力的监督之下,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有人慷全民之慨,用国家资产四处“交学费”。(来源:潮洲日报)

学员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