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学习
智选
报班
  • 客服热线: 4008-000-428

2011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六章第一节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字体:    |    默认    |   

审计师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 所 属w ww.a ud it cn.com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章节辅导

第六章 审计取证方法

本章内容属于审计的基础知识,审计取证方法会应用于审计的各个阶段,与后面章节都有联系。而且,这些审计方法需要理解和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每年考试都有涉及,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出现,5分左右。


年度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7

 

 

1

2

1

2

4

2008

3

3

1

2

 

 

5

2009

2

2

1

2

 

 

4

考试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一)审计取证模式
掌握账目基础审计法、制度基础审计法、风险基础审计法的基本含义及演变;
(二)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
掌握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
(三)审计取证的具体方法
掌握取证的具体方法:检查、监盘、观察、询问、函证、计算及分析性复核。

第一节 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取证模式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账目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和风险基础审计阶段。
一、账目基础审计
账目基础审计是指以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和账目记录为基础,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入手收集有关审计证据,从而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目标:查错防弊。
审计方法:运用详细审计方法,对大量的凭证、账目、财务报表等进行逐项审查。
优点:这种取证方式可以直接取得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较高。
缺点:在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账目基础审计已无法兼顾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
二、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从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入手,根据对内部控制评审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数量和重点,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
制度基础审计产生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产生财务信息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以及为防止与揭示差错或不法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可以依赖的,则由这个系统所产生的结果其可信性水平也就会比较高。
审计目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
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需要大量采用抽查方法。抽查测试中工作量的大小、样本容量的确定以及抽样方法的选择等是以内部控制系统的强弱以及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和评价为基础的。
优点:根据内部控制的测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深度,这种取证模式较好地适应了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的变化,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审计取证的盲目性,降低了审计风险。
缺点:
1.工作效率的改进不明显。
2.由于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差异,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整体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
3.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与实质性测试所需要的检查工作之间缺乏量化关系。
4.被审计单位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如果其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有意不予执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难以保障。
5.不能直接解决全部审计风险问题。
三、风险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目标: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
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审计各个环节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实质性测试。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010年审计师<span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 所 属w ww.a ud it cn.com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17) src="http://www.auditcn.com/UploadFiles_2572/201109/20110929143616778.jpg">
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审计人员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
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
审计人员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2010年审计师<span该 内 容由中 审 网 校 所 属w ww.a ud it cn.com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17) src="http://www.auditcn.com/UploadFiles_2572/201109/20110929143616196.jpg">
【例题1·单选题】(2008年)下列有关重大错报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B.财务报表在审计后依然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D.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预防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A
【例题2·单选题】(2009年)审计取证模式的演变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B.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
C.账目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
D.风险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账目基础审计
『正确答案』A
【例题3·案例分析题】(2007年)20×7年4月,某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对某企业20×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资料3.审计组为了控制审计质量,决定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确定为0。
问题:针对“资料3”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确定为O,有利于审计机关防范审计风险
B.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不应确定为0
C.由于该项目属于再次审计,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情况非常熟悉,因此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可以确定为0
D.是否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确定为O,取决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
『正确答案』B

热销商品推荐
学员心声